行業資訊
安徽省2025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重點、申報條件、流程、材料和截止時間
安徽省2025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重點、申報條件、流程、材料和截止時間等內容整理如下,安徽各地企業申報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可隨時咨詢:
安徽省2025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一、總體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支持新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優化產業布局,匯集資源要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引領帶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支持重點
各地應緊扣穩產保供重點任務,立足優勢和資源稟賦,統籌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優化產業布局,瞄準農業全產業鏈開發,加強項目整體謀劃:一是重點圍繞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聚焦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花生、牛羊、生豬、淡水養殖、天然橡膠、棉花、食糖、乳制品、種業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品類;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兼顧帶農效果明顯的優勢特色農產品、新產業新業態,統籌做好項目謀劃設計。二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遵循市場規律和產業發展邏輯,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點,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項目申報區域應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同時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農產品主產區等規劃以及本省份農產品發展規劃布局,提高項目布局的前瞻性、科學性和耦合性。三是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依托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載體,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加強科技創新成果推廣應用,引領帶動糧油等重點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四是注重延長產業鏈。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完善全產業鏈技術標準體系,提升倉儲冷鏈物流、產地加工設施、市場品牌銷售水平,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群。五是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規范和引導社會投資有序參與項目建設,突出聯農帶農成效,細化實化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三、申報評審
各地應嚴格按照《2025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指標表》(附件1)進行申報,超出指標的一律不予受理。申報指標包括:一是基礎性指標。主要根據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糧食總產量及相關資源條件等因素分配各省份。二是政策性指標。綜合考慮產業布局優勢和地方實際,黑龍江、河南、山東、吉林、安徽可各申報1個糧食產業園,且申報指標應優先安排超級產糧大縣;河北、內蒙古、寧夏、新疆可各申報1個肉?;蚰膛.a業園;云南可申報1個天然橡膠產業園:湖南、廣西、湖北、福建、江蘇、廣東、四川可各申報1個拓展食用油源或開發大食物資源相關的產業園。
各地應在前期開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儲備的基礎上,按照競爭擇優的原則確定申報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各省份應至少申報1個重點品類項目,且申報產業園農業全產業鏈產值應達到20億元,全部作為競爭遴選項目申報。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各省份應向重點品類聚焦,全部作為競爭遴選項目申報。原則上202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超過4000億元的省份,申報產業全產業鏈產值應達到100億元;低于4000億元的省份,申報產業全產業鏈產值應達到80億元(新疆、西藏應達到50億元)。各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應合理布局、適度集中,覆蓋區域不超過兩個地級市,有條件的可集中在一個地級市布局申報。農業產業強鎮,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鎮域申報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應分別達到2億元、1.5億元和1億元,采取地方擇優競爭、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組織書面審查的方式開展申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將抽取50%左右比例的項目采取答辯等方式進行復核。近兩年發生重大農業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問題、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嚴重擠占挪用涉農資金等重大財政資金違紀違規事件,被省級及以上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或財政等部門通報的縣市,均不得納入申報范圍。
四、資金支持
對批準建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中央財政分年分類給予獎補支持。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原則上每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獎補資金總額1億元,按照批準建設、通過第一次績效評估和通過第二次績效評估,分別獎補0.3億元、0.3億元、0.4億元。獎補資金主要支持現代化規?;N養、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智慧農業建設、產業鏈供應鏈完善提升、農產品認證與品牌培育、聯農帶農增收等方面。
(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原則上每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獎補資金總額2億元,按照批準建設、通過第一次績效評估和通過第二次績效評估,分別獎補0.6億元、0.7億元、0.7億元。獎補資金主要支持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上中下游各環節橫向協同縱向貫通、融合發展,重點圍繞種養生產、加工流通、品牌營銷、質量標準、科技服務、聯農帶農等環節領域,建強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產業水平。
(三)農業產業強鎮。原則上每個農業產業強鎮獎補資金總額1000萬元,按照批準建設、通過績效評估,分別獎補300萬元700萬元。獎補資金主要支持發展鎮域主導產業關鍵薄弱環節提升標準化種養、產地加工等設施裝備水平,打造鄉土特色品牌、拓展營銷渠道,促進轉型升級、做優做強;統籌培育發展一批產業強村,因地制宜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充分挖據農業產業、鄉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多元價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各地可結合實際創新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通過收益分紅、股份合作、帶動就業等方式切實讓農民受益,切實發揮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帶動農民增收作用。積極創新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和社會投資參與建設,提高產業發展的內在活力和競爭力。中央財政獎補資金不得“撒胡椒面”,不得搞平均分配:不得用于建設樓堂館所市政道路、農村公路,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列支管理費和項目咨詢、論證評審費,原則上不得用于購買一次性生產資料、建設旅游項目設施;不得用于“三?!焙驼畟鶆者€本付息。對擠占挪用中
-5-
央財政獎補資金的,一經發現,以后年度不再安排資金支持,并子以通報,取消三年內申報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資格。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建立省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牽頭,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做好項目申報和建設管理,并做好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中長期規劃建立健全項目儲備庫制度,及時動態更新項目儲備庫。省級畜牧漁業主管部門單列的,農業農村部門應與其充分溝通,合理確定申報項目。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相應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計劃財務、發展規劃、鄉村產業及相關行業處室聯合組成項目推進組,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工作統籌。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立足優勢資源和發展規劃,統籌優化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布局。要依據申報指標統籌設計,明確主導產業、建設布局和投資安排,重點對申報條件、規劃布局、建設內容聯農帶農、扶持政策、資金使用等方面進行充分研究論證,形成項目整體申報方案。要結合相關審計報告、輿情風險、地方債務風險等問題,開展政策合規性評估。在不新增隱性債務的前提下,經省級農業農村部門黨組會或常務會研究并報省級政府審定同意后聯合省級財政部門統一行文上報,并附省級開展政策合規性評估情況,同步做好競爭性項目答辯評審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防范廉政風險。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加強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管理,自覺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會同紀檢監察部門織密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完善項目監管制度,嚴禁利用項目管理職權謀取任何利益。要嚴格防范廉政風險,對項目支撐單位、經辦人員等明確提出紀律約束要求。對違反規定影響干預項目申報,以及存在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規違紀行為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四)按時報送材料。各省份應于2025年3月15日前報送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材料(分別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和鄉村產業發展司各2套、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和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各1套,并附電子文檔光盤,同步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超期不予受理。項目實施方案原則上應由各省農業農村、財政部門結合實際、深入研究、自主編制申報材料應包括申報函(主要包括總體思路、規劃布局、建設任務資金籌措、組織領導等,以及政策合規性評估情況),并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分項申報材料其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分項材料包括產業園建設方案、中央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方案、產業園建設基本情況表等(見附件2);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分項材料包括產業集群建設方案、主導產業基本情況表、項目建設縣(市、區)基本情況表、資金使用分配表以及2022年和2023年批準建設、2025年延續支持的產業集群續建方案等(見附件3);農業產業強鎮分項材料包括省級推薦名單、建設申報表、建設方案和相關附件證明材料(見附件4)。
臥濤集團,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一家業務廣泛的綜合性企業服務機構,總部位于安徽,并在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地設有分公司。集團專注于抖音短視頻與網站關鍵詞的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咨詢,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與商業計劃書編制,以及專利、商標、版權和軟著的申請與代理。臥濤集團憑借專業的團隊、豐富的經驗及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展望未來,臥濤集團將繼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持續發展。15855157003 為您解疑答惑!